土豆发芽了把芽去掉还能吃吗?

7 瀏覽次數

馬鈴薯發芽,少量芽眼及輕微發綠可削除後食用,但需徹底清除芽基及變色部位並浸泡去毒。發芽嚴重或綠色面積廣泛者,應丟棄勿食,以免中毒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馬鈴薯發芽了,還能食用嗎?

馬鈴薯發芽後,是否還能食用是一個常見的問題。一般而言,少量芽眼及輕微發綠的馬鈴薯,可以在去除芽和變色部位後食用。然而,發芽嚴重或綠色面積廣泛的馬鈴薯,則應丟棄,以免中毒。

馬鈴薯發芽的原理

馬鈴薯發芽是其自我保護機制的一部分。當馬鈴薯儲藏在溫度和濕度適宜的環境中時,它們會開始發芽,目的是產生新的植株。發芽過程中,馬鈴薯會產生一種稱為茄鹼的生物鹼,這是一種有毒物質,會對人體造成危害。

少量芽眼或輕微發綠的馬鈴薯

如果馬鈴薯發出的芽眼數量較少,且發綠面積不大,則可以在徹底清除芽基及變色部位後食用。清除芽基時,應使用乾淨的刀具,並深入到芽眼下方,徹底切除所有綠色的組織。

發芽嚴重或綠色面積廣泛的馬鈴薯

如果馬鈴薯發芽嚴重,或綠色面積廣泛,則應立即丟棄。此時,茄鹼含量過高,即使去除芽眼和變色部位,也不會安全食用。食用此類馬鈴薯可能會導致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中毒症狀。

去毒方法

對於少量芽眼或輕微發綠的馬鈴薯,在去除芽和變色部位後,建議浸泡在水中約30分鐘,以降低茄鹼含量。浸泡後,徹底沖洗馬鈴薯,即可烹煮食用。

注意事項

  • 食用發了芽的馬鈴薯時,應仔細檢查,確保芽眼和變色部位已徹底清除。
  • 發芽嚴重的馬鈴薯不可食用,請立即丟棄。
  • 烹煮馬鈴薯時,應將其煮熟透,以破壞茄鹼。
  • 孕婦、兒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應避免食用發了芽的馬鈴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