澱粉台灣叫什麼?

3 瀏覽次數

在台灣,這種從小麥提取、去除蛋白質的澱粉,俗稱「澄粉」。它與麵粉不同,沒有筋性,常被用於製作需要Q彈口感的麵食、米粉,甚至肉類製品和烘焙點心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澄粉:台灣廚房裡的Q彈魔法師

在台灣的廚房裡,有一個神奇的粉末,它不像麵粉那樣筋道十足,卻能賦予食物獨特的Q彈口感。這種粉末,我們稱之為「澄粉」。

澄粉並非一般的麵粉,它的身世可不簡單。它從小麥中提取,經過特殊的工序,將蛋白質徹底去除,只留下純粹的澱粉精華。也正因為少了蛋白質,澄粉天生就沒有筋性,這也成為它獨一無二的特性。

或許你會好奇,既然沒有筋性,那澄粉究竟能做些什麼呢?答案是:它能變出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!

想像一下,晶瑩剔透、Q彈滑嫩的蝦餃皮,薄如蟬翼,一口咬下,內餡的鮮美與外皮的彈性完美結合,這令人難忘的口感,正是澄粉的功勞。還有那口感Q彈、充滿嚼勁的粿仔條,也是澄粉的傑作。甚至,在某些肉丸或貢丸的製作過程中,加入適量的澄粉,可以增加其彈性,讓口感更上一層樓。

除了上述的傳統料理,澄粉在烘焙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。有些烘焙師傅會在製作某些特定的糕點時,加入少許澄粉,以增加產品的Q彈口感,例如,某些改良式的麻糬或草仔粿,就會使用澄粉來提升口感。

那麼,該如何辨識澄粉呢?澄粉呈現潔白細緻的粉末狀,觸感光滑,沒有麵粉那種粗糙感。此外,澄粉遇水加熱後會呈現透明狀,這也是它與其他澱粉最明顯的區別。

總而言之,澄粉在台灣的飲食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它不僅僅是一種澱粉,更是一種賦予食物獨特口感的魔法師。無論是傳統小吃還是現代料理,有了澄粉的加持,都能讓食物的口感更加豐富、令人回味無窮。下次你在品嚐Q彈美食時,不妨想一想,這背後可能就隱藏著澄粉的功勞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