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芽的土豆有毒吗?

3 瀏覽次數

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龍葵素,主要集中在芽眼和芽根,其他部位含量也會增加。龍葵素是一種有毒生物鹼,每公斤體重攝取 2-5 毫克即可引起中毒,即使切除發芽和變色部分加熱也可能有攝取風險,因此不建議食用發芽馬鈴薯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發芽的馬鈴薯:美味背後的潛在危機

馬鈴薯,這種常見的根莖類蔬菜,以其平易近人的價格和多樣的烹飪方式,深受大眾喜愛。無論是香脆的薯條、綿密的馬鈴薯泥,還是暖心的燉馬鈴薯,都能讓人食指大動。然而,當你發現儲藏的馬鈴薯開始冒出嫩芽時,可別急著烹調,因為這時的馬鈴薯,可能正潛藏著健康的風險。

發芽的馬鈴薯之所以不宜食用,關鍵在於它會產生一種稱為「龍葵鹼」(Solanine)的天然毒素。龍葵鹼並非馬鈴薯發芽後才出現,而是馬鈴薯本身就含有的一種保護機制,用以抵抗昆蟲和真菌的侵害。然而,當馬鈴薯受到光照、高溫或儲存時間過長時,龍葵鹼的含量就會大幅增加,尤其集中在芽眼、芽根以及變綠的部位。

龍葵鹼是一種神經毒素,即使只是少量攝入,也可能引起不適。中毒的症狀包括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,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神經系統的症狀,如頭痛、暈眩、肌肉無力、意識模糊,甚至危及生命。

許多人認為,只要將發芽的部分切除,剩下的馬鈴薯仍然可以安全食用。然而,事實並非如此。即使切除了芽眼和變綠的部分,剩餘的馬鈴薯中的龍葵鹼含量仍然可能偏高,尤其是在馬鈴薯發芽程度較嚴重的情況下。此外,加熱並不能完全破壞龍葵鹼的毒性,即使經過高溫烹煮,仍然存在一定的中毒風險。

那麼,該如何避免食用到含有過量龍葵鹼的馬鈴薯呢?

  • 妥善儲存: 將馬鈴薯儲存在陰涼、乾燥、避光的地方,可以有效減緩發芽的速度。避免將馬鈴薯暴露在陽光下,也不要存放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中。
  • 定期檢查: 定期檢查儲存的馬鈴薯,及早發現發芽的跡象。如果發現有少許發芽,可以嘗試將芽眼挖除,並仔細檢查馬鈴薯是否變綠。如果發芽程度嚴重,或是馬鈴薯內部已經變綠,最好直接丟棄。
  • 小心選擇: 在購買馬鈴薯時,選擇外表光滑、沒有損傷、沒有發芽跡象的馬鈴薯。避免購買已經變綠或是有明顯芽眼的馬鈴薯。

總而言之,為了自身及家人的健康,當發現馬鈴薯發芽時,請務必謹慎處理。雖然丟棄可能有些浪費,但與潛在的中毒風險相比,確保飲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下次準備烹調馬鈴薯時,記得仔細檢查,才能安心享受美味佳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