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想吃東西是缺乏什麼?

8 瀏覽次數

嘴饞想吃肉、起司?或許是鐵、鈣、胺基酸不足。補充豬血、鴨血、牛奶、蛋,有助於滿足身體需求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一直想吃東西,除了單純的嘴饞或壓力、情緒等心理因素外,也可能是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的訊號。雖然大腦渴望的滋味不一定能準確反映身體的需求,但持續性的特定 cravings(渴望)往往暗示著潛在的營養失衡。

想吃東西的背後,究竟缺乏什麼?除了大家熟知的缺乏能量導致的飢餓感外,以下幾種營養素的不足也可能讓你嘴巴停不下來:

1. 鐵質: 缺鐵容易導致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出現異食癖(Pica),渴望吃冰塊、泥土等非食物的物質。有些人則會表現出對肉類,尤其是紅肉的強烈渴望,因為紅肉是良好的鐵質來源。嘴饞想吃肉,特別是想吃口感紮實、富含血紅素鐵的肉類,例如牛肉,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補充鐵質。豬血、鴨血也是補鐵的好選擇,其吸收率甚至比紅肉更高。

2. 鈣質: 鈣質不僅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,也參與神經傳導、肌肉收縮等生理過程。缺鈣可能引發肌肉抽搐、失眠、焦慮等症狀,也可能讓人特別想吃乳製品,例如起司、牛奶。除了牛奶,優格、豆腐、深綠色蔬菜等也是良好的鈣質來源。

3. 胺基酸: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,而胺基酸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。缺乏特定胺基酸可能導致食慾增加,並渴望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。例如,有些人會特別想吃起司,除了鈣質的因素外,也可能是因為起司富含胺基酸,能滿足身體的需求。除了起司,蛋、魚、豆類等也是優質蛋白質和胺基酸的來源。

4. 其他微量營養素: 例如鋅、鎂、鉻等,缺乏時也可能影響食慾和對特定食物的渴望。均衡的飲食是確保攝取足夠微量營養素的關鍵。

5. 水分: 有時候,口渴也會被誤認為是飢餓。當你感到想吃東西時,不妨先喝一杯水,看看是否能緩解這種感覺。

值得提醒的是,持續性的強烈渴望或伴隨其他不適症狀時,應尋求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的協助,透過血液檢測等方式,找出真正的原因並制定合適的營養補充方案。切勿自行判斷和盲目補充,以免造成營養過剩或其他健康問題。單純依靠食物補充營養素,也需要留意攝取的量及均衡性,避免造成其他營養素的失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