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分辨陰虛陽虛?

4 瀏覽次數

陰虛者常感到口乾、心悸、盜汗,而陽虛體質者則容易畏寒、倦怠,兩者體質皆應對症補虛,避免過度進補而導致其他不適症狀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如何分辨陰虛與陽虛?

人體陰陽失衡時容易引發各種不適症狀,其中「陰虛」與「陽虛」為常見體質。針對不同體質,應對症補虛,以免過度進補造成反效果。

陰虛

陰虛體質者常有以下症狀:

  • 口乾舌燥
  • 心悸盗汗
  • 手足心熱
  • 容易疲倦

陰虛火旺時還可能出現:

  • 便秘
  • 小便黃赤
  • 失眠
  • 頭暈目眩

陽虛

陽虛體質者則容易有這些現象:

  • 畏寒怕冷
  • 四肢冰冷
  • 腰膝痠軟
  • 疲倦乏力
  • 消化不良

陽虛氣血運行不暢時可能出現:

  • 精神不振
  • 容易水腫
  • 月經失調
  • 容易腹瀉

辨別方法

區分陰虛與陽虛的主要依據為「舌象、脈象」:

舌象

  • 陰虛:舌質紅、舌苔少而薄黃
  • 陽虛:舌質淡白、舌苔白厚或膩

脈象

  • 陰虛:脈細數
  • 陽虛:脈沉遲

進補原則

陰虛陽虛應對症補虛,避免過度進補。

  • 陰虛體質:可食用滋陰降火的食材,如蓮藕、百合、銀耳、龜苓膏。
  • 陽虛體質:可食用溫補陽氣的食材,如羊肉、牛肉、人蔘、鹿茸。

注意事項

進補時需注意適度,過度進補陰虛者可能導致火氣更大,陽虛者則會造成氣血運行不暢。因此,建議諮詢中醫師,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進補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