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運動完肌肉酸痛?

10 瀏覽次數

運動後肌肉痠痛,源於運動時肌肉細胞內化學反應產生的代謝副產物與水分累積,導致細胞壓力增高,刺激神經末梢,進而引起不適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為什麼運動完會肌肉痠痛?解開身體的微型戰爭

「全身痠痛,動都動不了!」這是許多人運動後共同的經驗,尤其在進行較高強度或不熟悉的運動後,這種肌肉痠痛感更是明顯。但為什麼會這樣?這可不是單純的「累」而已,而是身體內一場微型戰爭後的後遺症。

我們得先了解,肌肉的收縮並非一個單純的過程。當我們運動時,肌肉纖維會不斷收縮與舒張,以產生力量。這個過程中,除了需要能量(主要來自ATP)外,還會產生許多代謝副產物,像是乳酸、磷酸肌酸等。這些物質本身並非「罪魁禍首」,而是維持肌肉運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物。

問題出在它們的「累積」。高強度運動時,肌肉細胞的能量供應可能跟不上需求,導致代謝副產物累積速度超過排出速度。這些物質會在肌肉細胞內堆積,造成細胞內滲透壓改變,吸引水分進入細胞,使得細胞腫脹。 這種細胞的「壓力過載」,刺激了細胞內的神經末梢,傳遞疼痛訊號至腦部,讓我們感受到痠痛。

此外,肌肉纖維在運動過程中也可能微細受損。這並非嚴重的撕裂傷,而是微小的肌纖維斷裂或損傷,這些微小的損傷在修復過程中也會引起發炎反應,進而加劇疼痛感。這也解釋了為何運動後隔天或隔兩天痠痛感會更劇烈,因為身體正積極地修復這些微小的損傷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種類的痠痛也暗示著不同的機制。例如,運動後立即出現的劇烈痠痛,通常與乳酸堆積相關,這種痠痛通常較短暫;而運動後數小時甚至數天才出現的延遲性肌肉痠痛(DOMS,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),則更多與肌肉微損傷和發炎反應有關。

因此,運動後肌肉痠痛並非完全負面的訊號,它是身體在告訴你:肌肉經歷了一場高強度的「鍛鍊」。適度且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強肌肉的耐受力,減少代謝副產物堆積,並促進肌肉修復能力,讓日後運動後的痠痛感減輕。 但切記循序漸進,避免過度訓練,才能讓身體在運動與恢復中找到最佳平衡,享受運動的樂趣,而非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