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阻塞 一定要裝支架嗎?

8 瀏覽次數

血管阻塞嚴重程度影響治療方式,70%以下可透過藥物或生活型態調整改善,超過70%則需要心導管裝置支架或手術治療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血管阻塞,裝支架是唯一解嗎?

「醫生,我的血管阻塞了,一定要裝支架嗎?」這是許多患者聽到血管阻塞診斷後的第一個疑問。血管阻塞是一個嚴重的疾病,會影響血液流通,進而危害心臟、腦部甚至全身的健康。然而,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不同,治療方式也各有差異。

70%以下:藥物與生活調整可逆轉阻塞

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,可以透過血管攝影檢查來評估,以血管狹窄比例來衡量。當血管狹窄程度在70%以下,通常透過藥物治療和調整生活型態就能改善。

藥物治療:

  • 降血壓藥:控制高血壓,減輕血管壓力。
  • 降膽固醇藥: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,減少血管壁斑塊形成。
  • 抗血小板藥:抑制血小板凝集,預防血栓形成。
  • 血管擴張劑:擴張血管,改善血液流通。

生活型態調整:

  • 戒煙:香菸中的尼古丁會造成血管收縮,增加血栓形成風險。
  • 控制飲食:低脂、低鹽、低糖飲食,減少血管壁斑塊形成。
  • 規律運動: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心血管功能。
  • 控制血糖: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,避免血管受損。

70%以上:需要心導管裝置支架或手術治療

當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0%,藥物治療和生活型態調整的效果有限,可能需要考慮心導管裝置支架或手術治療。

心導管裝置支架:

  • 優點:侵入性較低,恢復期較短。
  • 缺點:需要進行麻醉,可能會有併發症,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。

手術治療:

  • 優點:可以清除較大的血管阻塞,改善血液流通。
  • 缺點:侵入性較高,恢復期較長,可能會有併發症。

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:

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,包括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、位置、患者的年齡、身體狀況和個人意願等因素綜合考慮。建議與心臟血管專科醫師討論,並仔細評估所有治療方案的風險和益處,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決定。

預防勝於治療:

預防血管阻塞的發生,才是最重要的。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,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,可以有效降低血管阻塞的風險。

請注意,以上僅為一般性資訊,並非醫療建議。如有任何健康問題,請諮詢專業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