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吃飯邊喝水血糖會升高嗎?

0 瀏覽次數
會啦! 因為水會加速血糖吸收,尤其你食的若是有較高碳水化合物,這時共食共飲,血糖較易衝高。 所以,最好是飯後一段時間再喝水較好,免得血糖飆。 看個人狀況啦,若有糖尿病,更要注意。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邊食飯邊啉水,血糖會飆高?毋是講笑!

台灣人食飯配湯、配飲料,是真平常的代誌。毋過,你知影無?邊食飯邊啉水,其實對血糖的影響真大,尤其對糖尿病患者來講,更是愛注意。這毋是咧講笑,是一个關乎健康的正經事。

咱攏知影,食飯會提升血糖,這是因為飯裡面的碳水化合物會佇消化系統分解成葡萄糖,然後進入血液循環。啊水咧?水本身無啥營養,也無熱量,按呢應該袂影響血糖才著,是毋是?其實,問題就出佇「邊食飯邊啉水」這个動作。

水佇消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伊會幫助食物分解、促進營養吸收。當你邊食飯邊啉水,水會加速胃排空,嘛會稀釋胃酸,按呢食物佇胃裡面停留的時間就變短,消化速度嘛加快。這聽起來好像真不錯,消化快,營養吸收嘛好。毋過,對血糖來講,這毋一定是好事。

你想看嘛知,食物消化愈緊,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嘛愈緊,這个時陣若閣啉落去一寡水,水會幫助葡萄糖更快進入血液,造成血糖快速上升,也就是咱講的「血糖飆高」。尤其你若是食較濟碳水化合物,譬論講白飯、麵、麵包等等,這个效應會閣較明顯。

所以,對血糖控制來講,飯後一段時間才啉水是較好的。一般建議,食飽飯後半點鐘到一點鐘之間才啉水,予身體有較充裕的時間來消化吸收食物,避免血糖一下仔衝太高。

當然,每個人的體質無仝,對血糖的反應嘛無仝。有人血糖控制能力較好,就算邊食飯邊啉水也無啥影響;有人血糖控制能力較差,就算無邊食飯邊啉水,血糖嘛可能偏高。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,對血糖的變化愛閣較敏感,更愛注意飲食習慣。

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,主要是因為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來調節血糖,造成血糖長期偏高。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血管、神經、腎臟等等器官,引起各種併發症,譬論講心血管疾病、腎病變、視網膜病變等等,嚴重甚至會危害性命。

所以,糖尿病患者佇飲食方面愛特別小心,除了控制醣類攝取量以外,嘛愛注意食飯的速度、食飯的時間、以及啉水的時機。最好是少量多餐,避免一餐食過飽,嘛愛避免邊食飯邊啉水,才袂予血糖一下仔衝太高。

除了飲食控制以外,規律運動、維持理想體重、定期追蹤血糖、配合醫師指示服用藥物等等,攏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。糖尿病患者愛積極配合治療,才通有效控制血糖,預防併發症的發生。

總講一句,邊食飯邊啉水雖然感覺真爽快,毋過對血糖的影響確實存在。咱愛根據家己的身體狀況來調整飲食習慣,才通食得健康,食得安心。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,更愛注意血糖的控制,才通避免併發症,維護身體健康。 記咧,健康是家己的,愛家己照顧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