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冰會導致月經不來嗎?

4 瀏覽次數

攝取過多冰涼飲品,如冰品、冷飲,會導致寒氣入侵,血管收縮,影響月經週期,可能造成經期延後或經量變少。部分女性為了調整行程,會透過食用冰品延遲月經來潮,但此舉可能會影響月經週期的穩定性,並非建議的健康做法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吃冰真的會讓月經不來嗎?這大概是許多女性朋友心中的疑問,尤其在炎炎夏日,一杯冰涼飲品或是一碗沁涼的刨冰,總是讓人難以抗拒。然而,長輩們的耳提面命:「女生少吃冰,小心月經不來!」又讓人猶豫再三。

實際上,單純吃冰並不會直接導致月經停止。醫學上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,攝取冰品會造成月經完全消失。月經的規律與否,主要受到下腦丘、腦下垂體和卵巢之間複雜的荷爾蒙調節機制影響。壓力、作息紊亂、體重急遽變化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、甲狀腺疾病等,才是影響月經週期紊亂的主因。

那麼,為什麼會有吃冰影響月經的說法呢?這可能與體質和個人感受有關。有些女性體質較為虛寒,攝取過多冰品後,可能會感受到腹部不適、消化不良,甚至影響血液循環,間接使子宮肌肉收縮較差,導致經血排出不順,出現經期延後或經量減少的現象。這並非月經「不來」,而是經期受到影響,產生了不適感。

此外,心理作用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對於深信「吃冰會影響月經」的女性,在經期前後攝取冰品時,可能會因為心理暗示而加劇對身體變化的感受,進而誤以為是冰品導致經期異常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網路上流傳藉由食用大量冰品來延遲月經的做法,更是不可取的。刻意用這種方式操控生理週期,不僅無法精準控制,反而可能擾亂內分泌平衡,造成日後經期紊亂、經痛加劇等問題,得不償失。

總而言之,適量享用冰品並無大礙,但若本身體質偏寒,或是有經痛、經期不規律等問題,建議還是減少攝取冰涼食物,並注重保暖,才能擁有健康的生理週期。如有任何經期異常的狀況,應尋求專業婦產科醫師的協助,切勿聽信偏方或自行嘗試不當的療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