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尿道感染會低燒嗎?
泌尿道感染,低燒的隱形殺手?別輕忽兒童的細微變化
泌尿道感染 (UTI) 常被視為成人疾病,但事實上,兒童也容易遭受其苦,而且症狀往往不如成人明顯,容易被忽略,其中低燒就是一個關鍵警訊。許多家長誤以為只有高燒才代表生病,卻忽略了低燒可能隱藏著嚴重的泌尿道感染。
坊間常見的資訊多聚焦於高燒(超過38℃)作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症狀,然而,兒童泌尿道感染的表現更為複雜多樣。有些孩子可能只有輕微的低燒(37.5℃-38℃),甚至沒有發燒,僅出現其他看似不相關的症狀,例如:脾氣暴躁、食慾不振、嘔吐或腹瀉。這些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讓家長誤以為是腸胃不適或感冒,延誤就醫時機,導致感染加重。
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,他們無法清楚表達自身感受,更難以察覺泌尿道感染的徵兆。他們可能會表現出哭鬧不安、睡眠品質不佳、尿布濕疹加劇等現象,這些都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的間接表現。家長應仔細觀察孩子的生活習慣變化,例如:排尿次數異常增加(頻尿)、排尿時哭鬧或表現出疼痛(解尿困難)、尿液顏色或氣味異常(混濁、惡臭)等。
低燒,雖非泌尿道感染的專屬症狀,卻是值得高度警惕的訊號。因為泌尿道感染的病原體,例如大腸桿菌,會引起身體的發炎反應,而發炎反應便可能導致低燒。 這不像其他病毒感染會伴隨明顯的高燒及其他呼吸道症狀,泌尿道感染的低燒往往更加隱蔽,容易被輕忽,等到出現高燒、明顯的疼痛或其他嚴重併發症時,病情可能已相當嚴重。
更重要的是,泌尿道感染若未及時治療,可能導致腎臟發炎(腎盂腎炎),造成永久性的腎臟損傷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即使孩子只有低燒,合併其他疑似泌尿道感染症狀,都應立即就醫,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。
醫師會透過尿液檢查、超音波檢查等方式,確認是否為泌尿道感染,並根據孩子的年齡、病情嚴重程度,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。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才能有效預防併發症的發生,保障孩子的健康。
總而言之,別輕忽兒童泌尿道感染的低燒警訊!家長應提高警覺,仔細觀察孩子的身體變化,一旦發現任何異常,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,避免延誤治療,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。 孩子的健康,需要家長們的細心呵護與及時應對。
#泌尿感染#症狀#發燒嗎對答案提出建議:
感謝您提供的建議!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