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災老闆要付錢嗎?

4 瀏覽次數

雇主負擔勞工職災保險全額費用,自營作業者則自行負擔六成,政府補助四成。保險費率依行業別而異,僱員七十人以上之單位另有費率調整機制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職災,是每個勞工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。辛苦工作,卻因意外受傷或罹患職業病,不僅身心受創,更可能造成經濟上的巨大負擔。那麼,發生職災,老闆到底要不要付錢呢?答案是:視情況而定,但絕大多數情況下,老闆都必須承擔相當的責任與費用。

簡單來說,台灣的勞工保險制度設計,將職災的責任和費用分攤在雇主、勞工和政府三方。這並非單純的「老闆付錢」那麼簡單,而是牽涉到責任歸屬、保險制度、以及法律保障等多個面向。

文中提到:「雇主負擔勞工職災保險全額費用」,這指的是勞工保險中的「職業災害保險」部分。雇主必須按月繳交勞工保險費,其中包含職業災害保險的費用。這部分費用是雇主全額負擔,勞工不必另外繳納。 因此,當勞工發生職災時,雇主已經事先透過繳納保費,為勞工投保了必要的保障。這項保障涵蓋了醫療給付、傷病給付、失能給付、死亡給付等等,讓勞工在職災發生後,能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,減輕其經濟負擔。

然而,這並不代表雇主就完全沒有其他責任。例如,如果職災的發生是因為雇主未盡到安全衛生管理的責任,例如未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、未確實落實安全教育訓練等,勞工除了可以申請勞保職業災害給付外,更可以依法向雇主求償,要求雇主負擔額外的損失賠償,這部分可能包括醫療費用超出勞保給付範圍的部分、看護費用、以及因職災導致的損失收入等。 這時,雇主的責任就遠遠超過單純繳納保險費了。

至於「自營作業者則自行負擔六成,政府補助四成」,則指的是自營作業者投保勞保中的職業災害保險的費用分攤方式。因為自營作業者沒有雇主,所以必須自行負擔大部分的保費,政府則提供部分補助,減輕其負擔。

此外,保險費率依行業別而異,這反映了不同行業的職災風險程度不同。高風險行業,例如建築業、漁業等,其保險費率自然較高。 而「僱員七十人以上之單位另有費率調整機制」,則是指大型企業的費率可能會有不同的調整,這也與風險管理及保險精算有關。

總而言之,職災的責任與費用並非單純地由老闆承擔,而是多方共同分擔的結果。雇主透過繳納勞保費用,承擔了職災保險的基礎保障。但若職災是因雇主疏忽造成,則雇主仍須承擔額外的法律責任及賠償責任。 了解這層關係,才能保障勞工的權益,也才能促進更安全、更健康的職場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