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疫系統為什麼會攻擊自己?

4 瀏覽次數

免疫系統失調時,原本防衛外敵的免疫細胞,會誤判自身組織為外來入侵者,進而攻擊身體,造成各種自體免疫疾病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當防衛軍變成侵略者:探討自體免疫疾病的奧秘

我們的身體擁有一支強大的防衛軍隊 – 免疫系統,它日夜守護著我們,抵禦著病毒、細菌等外來入侵者。然而,這支精銳部隊有時會出現令人匪夷所思的失誤:它們會將自己人誤判為敵人,並展開猛烈的攻擊,造成各種令人困擾的疾病,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 自體免疫疾病

想像一下,原本負責清除敵軍的士兵,卻把同袍當成了敵人,瘋狂攻擊自己的戰友,導致己方陣營陷入混亂,這就是自體免疫疾病的寫照。

為什麼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?

這是一個複雜的謎題,目前科學界尚未完全解開。但我們知道,這與免疫系統的「認錯」密切相關。免疫系統依靠細胞表面上的「抗原」來識別敵友,而當身體的某些組織出現異常,例如基因突變或環境因素的影響,導致細胞表面抗原出現改變,免疫系統就會誤判這些細胞為外來入侵者,進而發起攻擊。

自體免疫疾病的類型繁多,常見的包括:

  • 紅斑性狼瘡 (Lupus): 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細胞核,造成多種器官發炎。
  • 類風濕性關節炎 (Rheumatoid Arthritis): 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的滑膜,導致關節疼痛、腫脹和僵硬。
  • 克隆氏症 (Crohn’s Disease): 免疫系統攻擊腸道,造成發炎、潰瘍和腹瀉。
  • 第一型糖尿病 (Type 1 Diabetes): 免疫系統攻擊胰臟的胰島細胞,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。
  • 多發性硬化症 (Multiple Sclerosis): 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,造成視力模糊、肢體麻木等症狀。

除了基因因素外,環境因素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,例如:

  • 感染:病毒、細菌或寄生蟲的感染可能觸發自體免疫反應。
  • 環境毒素:空氣污染、化學物質等環境毒素可能影響免疫系統。
  • 壓力:長期的心理壓力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衡。

目前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方法包括:

  • 藥物治療: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來控制免疫反應。
  • 生活方式調整:例如戒煙、減肥、適度運動等。
  • 支持性治療:例如物理治療、職業治療等。

了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制,有助於我們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。 雖然目前尚未找到根治方法,但通過科學研究和持續的努力,我們相信未來可以更好地控制這些頑固的疾病,讓患者們擁有更健康、更有品質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