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腱炎如何改善?

4 瀏覽次數

肌腱炎急性期宜適度休息並冰敷患部,輔以壓迫、抬高固定保護。搭配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藥,或物理治療如熱敷、電刺激等,皆有助於緩解不適。避免過度重複相同動作,如提重物或長時間懸空工作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肌腱炎的舒緩之道:從急性期到長期預防

肌腱炎,這惱人的疼痛往往在我們最用力、最投入時突然來襲,讓人苦不堪言。它並非單一疾病,而是肌腱組織發炎的統稱,成因複雜,可能源於過度使用、外傷、姿勢不良,甚至慢性疾病影響。因此,改善肌腱炎需要一套全面的策略,而非單純的止痛。

文章開頭提到的急性期處理方式已相當完善:適度休息、冰敷、壓迫、抬高(RICE原則)確實是第一線的應對方法。想像一下受傷的肌腱就像扭傷的腳踝,需要時間休養生息。這不僅僅是避免任何可能加重疼痛的活動,更重要的是讓肌腱組織得到機會修復。冰敷可以降低發炎反應,減少腫脹和疼痛;壓迫則能穩定患部,避免進一步損傷;抬高則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排出代謝產物。 這套方法應持續數天,直至急性疼痛明顯緩解。

然而,單靠RICE原則並不足以完全解決肌腱炎。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和發炎。口服消炎止痛藥,例如非類固醇抗炎藥物(NSAIDs),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外用藥膏則能局部減輕炎症,但其效果可能因人而異。 值得注意的是,藥物僅能治標,不能治本,長期依賴藥物反而可能掩蓋病情,延誤治療時機。

物理治療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。熱敷,與冰敷相反,在急性期消退後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組織修復。電刺激療法則能刺激肌肉收縮,改善肌腱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,並減輕疼痛。超音波治療也能促進組織修復,減輕炎症。專業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您的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計畫,包含針對性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,以改善肌腱的彈性和力量。切勿自行在家進行高強度運動,以免造成二次傷害。

除了積極治療,預防更是重中之重。避免過度使用是關鍵,尤其是在工作或運動中。例如,長時間使用電腦者應定期休息,並做伸展運動;舉重訓練者應循序漸進,避免突然增加重量或次數。 正確的姿勢和工作環境也很重要,例如調整桌椅高度,使用人體工學鍵盤滑鼠等,都能減輕肌腱的負擔。

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均衡飲食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維生素和礦物質,有助於肌腱組織的修復和重建。充足的睡眠能讓身體有充分的時間修復受損組織。 此外,保持適當的體重,避免過度肥胖,減輕關節負擔,也能預防肌腱炎的發生。

最後,及早尋求醫療協助非常重要。不要輕忽肌腱炎的症狀,及時就醫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,避免病情惡化,縮短恢復時間,重拾健康的生活。 記住,肌腱炎的改善是一個長期過程,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恆的努力,才能真正擺脫疼痛的困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