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薪制的加班費怎麼算?

10 瀏覽次數

月薪制加班費計算,以「月薪÷240」或「月薪÷30÷8」得出時薪後,再依加班時數及法定倍率計算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月薪族加班費:不再霧煞煞,搞懂算法保障權益!

身為月薪族,加班是常態,但加班費到底該怎麼算?許多人一知半解,導致權益受損。網路上資料眾多,資訊卻可能過於簡略或艱澀。這篇文章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拆解月薪制加班費的計算方式,讓您不再霧煞煞,清楚了解自身應有的權益!

首先,我們要釐清一個觀念:並非所有加班都有加班費。根據勞動基準法,只有「雇主延長勞工工作時間」才需要支付加班費。也就是說,如果加班是您個人自願行為,且未經雇主同意,可能無法要求加班費。

接下來,我們進入實際的計算步驟:

第一步:計算時薪

這是計算加班費的基礎。常見的算法有兩種,雖然結果理論上應該一致,但實務上可能因四捨五入等因素略有差異:

  • 方法一:月薪 ÷ 240

    這個算法是將一個月視為30天,每天工作8小時,因此240(30天 x 8小時)代表一個月總工作時數。 將您的月薪除以240,即可得出您的時薪。

    公式: 時薪 = 月薪 ÷ 240

  • 方法二:月薪 ÷ 30 ÷ 8

    這個算法則是先計算出每日薪資(月薪 ÷ 30),再除以每日正常工時8小時,同樣可以得到您的時薪。

    公式: 時薪 = 月薪 ÷ 30 ÷ 8

第二步:判斷加班時數及倍率

勞動基準法針對加班時數有不同的倍率規定,這是計算加班費的關鍵。

  • 延長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: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三分之一以上

  • 再延長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: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三分之二以上

  • 超過上述時間的加班: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二又三分之二以上

  • 休息日加班:

    • 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: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給予一又三分之一以上
    • 工作時間超過2小時但在8小時以內者: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給予一又三分之二以上
    • 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者: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給予二又三分之二以上

重要提醒:休息日加班的工資計算,即使實際工作時數不到4小時,仍需以4小時計算;超過4小時但未達8小時,以8小時計算。這是為了保障勞工休息權益。

第三步:計算加班費

將您的時薪乘以對應的加班倍率,再乘以加班時數,即可得出您的加班費。

範例:

假設小明月薪36,000元,某日加班3小時,計算他的加班費:

  1. 計算時薪: 36,000 ÷ 240 = 150元
  2. 判斷加班時數及倍率:
    • 前2小時:時薪 x 1.33
    • 後1小時:時薪 x 1.67
  3. 計算加班費:
    • 前2小時:150 x 1.33 x 2 = 399元
    • 後1小時:150 x 1.67 x 1 = 250.5元
    • 總加班費: 399 + 250.5 = 649.5元 (通常四捨五入為650元)

注意事項:

  • 加班費可以換補休: 經勞工同意,雇主可以將加班費換成補休,補休時數應比照加班費倍率。例如,加班1小時,可換1.33小時的補休。
  • 勞動基準法有最高工時限制: 雇主延長勞工的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,一日不得超過12小時;一個月總加班時數不得超過46小時。
  • 特休假未休完雇主應發給工資: 如果您有未休完的特休假,雇主應在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時,發給工資。

結語:

了解加班費的計算方式,是保障自身權益的第一步。如果您對加班費的計算或勞動權益有任何疑問,建議諮詢勞工局或相關法律專業人士,以確保您的權益受到保障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清楚地了解月薪制加班費的計算方式,不再讓您的權益睡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