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職還會有年終嗎?
離開公司,年終獎金還能領嗎?台灣勞工權益解析
歲末年終,許多上班族引頸期盼的就是年終獎金的入帳,用來犒賞自己一整年的辛勞。然而,如果計畫在農曆年前離職,或是已經提出離職申請,年終獎金還能領得到嗎?這絕對是許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問。網路上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眾說紛紜,讓人難以捉摸。讓我們來深入探討,以釐清這方面的勞工權益。
首先,我們先破除一個常見的迷思:「離職就一定領不到年終獎金」。 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。事實上,能否領取年終獎金,關鍵在於以下幾個重要的因素:
-
勞動契約的約定: 年終獎金的性質,依照勞動契約的約定而有所不同。如果勞動契約明文規定年終獎金是屬於「經常性給與」,例如以「保障年薪」的方式約定,或者明文規定只要年度終了仍在職,就發放固定金額的年終獎金,那麼即使員工在發放日前離職,仍然可以主張按比例領取。
-
年終獎金的發放標準: 多數公司的年終獎金發放標準,會與員工的績效、出勤狀況、公司營運狀況等因素掛鉤。如果發放標準明確,例如「必須年度考績達到某個等級才能領取」,那麼即便員工在發放日前離職,只要符合發放標準,原則上還是可以主張權益。
-
離職日期與發放基準日: 這點至關重要。如同網路上常見的說法,如果勞動契約尚未終止,且離職預告期仍然視為在職期間,那麼員工確實有可能領取年終獎金。 重要的是「發放基準日」,也就是公司訂定的發放年終獎金的判斷時間點。 如果員工在發放基準日當天仍在職,即便之後才離職,原則上都有領取資格。然而,實際情況仍需參照公司的相關規定。
-
離職預告期間的假別: 即使提出離職,在離職預告期間,無論是繼續上班、請謀職假,或是使用特休或其他假別,都仍然屬於在職期間。這段時間是否影響年終獎金的發放,同樣需要參照公司的規定,以及年終獎金的發放標準。
那麼,在實際操作上,員工應該怎麼做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呢?
- 仔細閱讀勞動契約: 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務必詳讀勞動契約中關於年終獎金的規定,了解其性質與發放標準。
- 了解公司的規定: 向人資部門確認公司的年終獎金發放辦法、基準日、以及離職後的相關規定。
- 留下相關證據: 保存好勞動契約、薪資單、考績紀錄等相關文件,以備不時之需。
- 勇於爭取權益: 如果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,可以向勞工局申訴,尋求法律諮詢,維護自身權益。
總結來說,離職是否能領到年終獎金,並非絕對的「Yes」或「No」,而是取決於勞動契約的約定、公司的發放標準、以及發放基準日等因素。 勞工朋友應該主動了解自己的權益,並在必要時勇敢爭取,才能確保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應有的回報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了解離職與年終獎金之間的關係,讓每一位勞工都能安心度過歲末年終。
#年終獎金#薪資#離職對答案提出建議:
感謝您提供的建議!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。